随着环保标准趋严与技术创新推进,工业废水处理工艺正从传统的 “物理沉淀 + 生化处理” 向 “深度氧化 + 膜分离”“高级生物处理 + 资源化回收” 等复合型、高效化工艺升级。但工艺升级常面临 “新工艺与旧药剂不匹配” 的问题 —— 传统药剂难以适应新工艺的反应条件(如高温、高压、高盐),或无法与新工艺协同实现深度处理效果,导致升级后处理效率未达预期。瑞美迪环保的废水处理药剂,能否紧跟工艺升级节奏,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与新工艺的精准适配,成为企业工艺升级成功的关键。
一、适配 “深度氧化工艺”:从 “低效协同” 到 “增效赋能”
深度氧化工艺(如臭氧氧化、芬顿氧化)通过产生强氧化性自由基降解难降解有机物,但传统药剂易与氧化剂反应,降低氧化效率。瑞美迪研发 “深度氧化协同药剂”,通过 “不干扰氧化反应 + 强化污染物降解” 的双重设计适配新工艺:
针对臭氧氧化工艺,推出 “臭氧增效催化剂”—— 该药剂不与臭氧发生副反应,反而能促进臭氧分解产生更多羟基自由基,使 COD 去除率从传统臭氧工艺的 40% 提升至 65%。某农药厂采用 “臭氧氧化 + 增效催化剂” 工艺后,难降解农药中间体的去除率达 90%,出水 COD 稳定在 50mg/L 以下,满足园区深度处理要求;
针对芬顿氧化工艺,研发 “低剂量芬顿辅助药剂”—— 通过优化 Fe²?的释放速率,减少 Fe²?过量导致的污泥产生,同时提升芬顿反应的 pH 适用范围(从传统的 2-4 拓宽至 3-6),无需频繁调节 pH 值。某染料厂使用该辅助药剂后,芬顿试剂投加量减少 30%,污泥产生量降低 25%,处理成本下降 18%,且与原有芬顿工艺无缝衔接,无需改造设备。
二、适配 “膜分离工艺”:从 “膜污染干扰” 到 “膜保护协同”
膜分离工艺(如超滤、反渗透)因出水水质好,成为工业废水深度处理与回用的核心工艺,但传统药剂易产生膜污染(如絮凝剂残留导致膜堵塞、有机物吸附导致膜通量下降),缩短膜寿命。瑞美迪的 “膜友好型药剂体系” 从 “预处理 + 膜后处理” 双向适配:
在预处理环节,推出 “膜专用预处理药剂”—— 该药剂絮凝形成的絮体颗粒均匀(直径 20-50μm),易通过沉淀去除,避免微小絮体进入膜系统;同时药剂残留量低,经检测膜表面吸附量较传统药剂减少 80%。某电子厂采用 “预处理药剂 + 超滤膜” 工艺后,膜清洗周期从 15 天延长至 45 天,膜通量维持率提升至 90%,膜更换成本每年节省 20 万元;
在膜后处理环节,研发 “膜阻垢缓蚀药剂”—— 针对反渗透膜易结垢的问题,药剂通过螯合水中钙、镁离子,防止水垢形成,同时在膜表面形成保护膜,减缓膜腐蚀。某电厂使用该药剂处理循环水,反渗透膜的结垢率从 20% 降至 5%,脱盐率稳定在 99.5% 以上,满足锅炉用水要求。
三、适配 “高级生物处理工艺”:从 “微生物抑制” 到 “菌群赋能”
高级生物处理工艺(如厌氧氨氧化、生物膜法)依赖功能微生物的代谢活动,传统药剂(如强消毒剂、重金属螯合剂)易抑制微生物活性,导致工艺失效。瑞美迪的 “生物相容性药剂” 通过 “低毒设计 + 菌群激活” 适配新工艺:
针对厌氧氨氧化工艺,推出 “厌氧氨氧化菌保护药剂”—— 该药剂在去除重金属时,采用温和的螯合方式,不破坏厌氧环境,同时添加菌群生长所需的微量元素(如 Fe、Co、Ni),促进厌氧氨氧化菌繁殖。某市政污水处理厂升级 “厌氧氨氧化工艺” 后,使用该保护药剂,氨氮去除率从 70% 提升至 95%,且菌群活性稳定,未出现抑制现象;
针对生物膜法工艺,研发 “生物膜强化药剂”—— 药剂中的表面活性成分可促进微生物在载体表面附着,形成致密生物膜,同时提升生物膜对难降解有机物的降解能力。某化工园区采用 “生物膜法 + 强化药剂” 工艺后,生物膜形成时间从 15 天缩短至 7 天,COD 去除率提升 20%,且抗冲击负荷能力增强,水质波动时仍能稳定达标。
四、适配 “资源化回收工艺”:从 “单纯处理” 到 “回收协同”
资源化回收工艺(如废水中重金属回收、有机溶剂回收)要求药剂在去除污染物的同时,不破坏回收物质的纯度,传统药剂常因药剂残留或反应产物干扰,导致回收效率低。瑞美迪的 “资源化友好型药剂” 通过 “选择性反应 + 易分离设计” 适配:
针对重金属回收工艺,推出 “选择性重金属回收药剂”—— 该药剂仅与目标重金属(如铜、镍)反应,形成易溶解的络合物,通过电解或沉淀即可回收纯金属,不与其他离子反应。某电镀厂使用该药剂回收废水中的铜,铜回收率从 80% 提升至 95%,回收的铜纯度达 99.9%,可重新用于电镀生产,实现 “处理 + 资源循环” 双赢;
针对有机溶剂回收工艺,研发 “溶剂友好型破乳药剂”—— 在处理含溶剂乳化废水时,药剂仅破坏乳化体系,不与有机溶剂反应,破乳后溶剂回收率达 90% 以上。某制药厂使用该药剂处理含乙醇乳化废水,乙醇回收率提升至 92%,每年节省溶剂采购成本超 100 万元,同时减少废水 COD 负荷。
五、挑战与前瞻:从 “被动适配” 到 “提前研发”
工业废水处理工艺升级速度加快,如新型膜材料(如石墨烯膜)、新型生物反应器(如膜曝气生物反应器)不断涌现,对药剂适配性提出新要求。瑞美迪建立 “工艺 - 药剂” 协同研发机制:与工艺设备厂商合作,提前获取新工艺的技术参数(如反应温度、pH 范围、污染物特性),同步开展药剂研发;同时跟踪全球工艺创新趋势,针对 “光催化氧化”“超临界水氧化” 等前沿工艺,提前储备适配药剂技术。
例如,针对新型石墨烯膜的高吸附性特点,已研发出 “石墨烯膜专用预处理药剂”,通过控制药剂分子大小,避免吸附堵塞膜孔,目前已完成中试,待石墨烯膜工艺大规模应用后即可快速推广。
从实践来看,瑞美迪废水处理药剂通过针对深度氧化、膜分离、高级生物处理、资源化回收等新工艺的专项研发,已实现与主流升级工艺的精准适配,帮助企业发挥新工艺的最大效能。随着工艺升级的持续推进,其 “工艺 - 药剂” 协同研发模式将进一步保障药剂与工艺的同步迭代,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升级提供坚实的药剂支撑。

重金属污泥稳定剂
飞灰稳定剂
高效重金属螯合剂
回到顶部
一键电话
解决方案
科研合作
关于瑞美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