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确定使用絮凝剂的种类和投加剂量
给大家介绍一下工业废水处理工程工艺技术方法中如何确定使用絮凝剂的种类和投加剂量?
絮凝剂的选择和用量应根据相似条件下的水厂运行经验或原水混凝沉淀试验结果,结合当地药剂供应情况,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选用的原则是价格便宜、易得,净水效果好,使用方便,生成的絮凝体密实、沉淀快、容易与水分离等。
混凝的目的在于生成较大的絮凝体,由于影响因素较多,一般通过混凝烧杯搅拌试验来取得相应数据。混凝试验在烧杯中进行,包括快速搅拌、慢速搅拌和静止沉降三个步骤。投入的絮凝剂经过快速搅拌迅速分散并与水样中的胶粒相接触,胶粒开始凝聚并产生微絮体;通过慢速搅拌,微絮体进一步互相接触长成较大的颗粒;停止搅拌后,形成的胶粒聚集体依靠重力自然沉降至烧杯底部。通过对混凝效果的综合评价,如絮凝体沉降性、上清液浊度、色度、pH值、耗氧量等,确定合适的絮凝剂品种及其用量。
试验用搅拌机,它有六个可垂直移动的转轴,其底部位置处带有搅拌叶片,叶片尺寸6cm×2cm。转轴的旋转速度和旋转时间可以预先设定,能自动工作。一般试验按快速搅动2min,n=300r/min;慢速搅动3min,n=60r/min。试验时在6个1000mL大烧杯中加入1L原水后,分别放在六个转轴的正下方,将转轴下移到底;再在连接在一水平转轴上的6个小玻璃烧杯内,依次加入不同数量的药液,转动水平轴,则小管内的药液同时倒入相应的原水中。然后启动搅拌器使其自动工作。
搅动自动停止后,将叶片从烧杯中缓慢拉起,静置20min,用移液管自水面下约10cm处,吸取水样25ml,用浊度计测量上清液的浊度。以投药量为横坐标,上清液的剩余浊度为纵坐标,绘制成曲线将不同絮凝剂的效果进行对比,根据除浊效果和综合技术经济多方面因素,选择确定处理这种废水的絮凝剂。
烧杯搅拌试验方法可分单因素试验和多因素试验两种。试验时要做到所用原水与实际水质完全相同,同时在根据水的pH值、杂质性质等因素考虑确定絮凝剂的种类、投加量、投加顺序,而且试验应该是实际过程的模拟,两者的水力条件(主要是GT值)必须相同或接近。
“推荐阅读”
瑞美迪推荐
相关常见问答
- 环保技术迭代加速,瑞美迪废水处理药剂能持续领跑技术前沿吗?
- 生态脆弱区工业发展受限,瑞美迪废水处理药剂能破局生态保护难题吗?
- 极端气候频发,瑞美迪废水处理药剂能保障稳定达标吗?
- 中小微企业环保难题突出,瑞美迪废水处理药剂能提供适配方案吗?
- 环保成本核算趋严,瑞美迪废水处理药剂能帮企业算清 “环保经济账” 吗?
- 绿色供应链成竞争焦点,瑞美迪废水处理药剂能助企业通关审核吗?
- 聚焦特殊工业场景,瑞美迪废水处理药剂能攻克高难度水处理难题吗?
- 工业水处理迈向智能化,瑞美迪废水处理药剂能适配智能系统吗?
- 水资源短缺加剧,瑞美迪废水处理药剂能推动废水高效回用吗?
- “双碳” 目标下工业低碳转型,瑞美迪废水处理药剂能降碳助力吗?









苏公网安备32059002004874